时间: 2025-05-01 18:1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8:58
平年:在日历学中,平年是指一年有3*5天,而不是闰年的3**天。平年二月有28天,而闰年二月有29天。
平年一词源自汉语,字面意思是“平常的年份”。在古代,人们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时间,后来随着太阳年的发现,平年和闰年的概念逐渐形成。
在某些文化中,平年被视为一个稳定和常规的时期,而闰年则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在西方文化中,闰年女性可以向男性求婚。
平年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预测的感觉,它代表了日常生活的节奏和连续性。
在规划年度预算或项目时,了解是否是平年或闰年对于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平年比喻为平静的湖面,没有波澜,却深藏着岁月的智慧。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mmon year”或“normal year”,德语中的“Gemeinjahr”,都指代平年的概念。
平年作为一个日历学概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但它对于时间管理和文化*俗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平年的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本质和它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