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12
“丧主”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丧事中负责主持或主要承担丧事责任的人,通常是死者的直系亲属,如子女、配偶等。字面意思是指“丧事的主人”或“丧事的主要负责人”。
“丧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丧”指丧事,“主”指主人或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在丧事中的主要角色。
在传统文化中,丧事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丧主的角色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丧主不仅负责丧事的组织,还代表了家族的面子和尊严。
提及“丧主”,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悲伤、责任重大和压力。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到生死和家族的责任。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经历过亲人的去世,可能会直接涉及到作为丧主的角色,体验到这种角色的责任和情感压力。
在创作中,可以将“丧主”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责任、悲伤和转变。例如,在短篇小说中,可以通过丧主的视角来探讨生死和家族关系的主题。
视觉上,“丧主”可能让人联想到黑色、哀悼的场景和沉重的氛围。听觉上,可能与哀乐、哭泣声和低沉的谈话声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负责丧事的角色和称谓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使用“executor”(遗嘱执行人)或“next of kin”(最近的亲属)等词汇。
“丧主”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对生死、责任和家族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