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8:44
修女:修女是指加入团体,通常是教(尤其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某些新教教派)的女性成员,她们发誓贞洁、贫穷和服从,致力于*生活和精神修行。修女通常生活在修道院或类似的社区中,参与祈祷、学和各种服务活动。
修女一词源自拉丁语“soror”,意为姐妹。在中世纪,随着教的传播,修女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不同的改革中经历了变化。
在许多文化中,修女代表着奉献、牺牲和精神上的纯洁。她们在社会中扮演着教育者、医疗提供者和慈善工作者的角色。
修女通常让人联想到宁静、虔诚和无私的奉献。她们的形象常常与教堂、修道院和**仪式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生活中,修女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电影和书籍中,她们的故事激励我思考奉献和精神生活的意义。
在诗歌中,修女的形象可以用来象征纯洁和宁静:
在静谧的修道院中, 修女们低语祈祷, 心灵如清泉般纯净, 在神圣的光辉中安详。
修女的形象常常与黑色或白色的修道服、头巾和教堂的钟声联系在一起。视觉上,她们的形象给人一种庄重和神圣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修女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对应的概念是尼姑,她们的生活方式和修行目标与教修女有所区别。
修女这一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生活的一种形式,也反映了社会对奉献和精神生活的尊重。通过对修女这一词汇的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