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5:32
抛射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将物体以一定的力量和方向投掷出去。在物理学中,抛射通常指的是物体在受到一个初始速度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抛物线轨迹的现象。
抛射 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抛”和“射”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抛射主要用于军事和狩猎,后来逐渐扩展到物理学和其他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抛射行为可能具有象征意义,如在某些仪式中抛射物品代表祈福或驱邪。
抛射 可能让人联想到力量、速度和精确性。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挑战和胜利的渴望。
在体育比赛中,如篮球或棒球,抛射动作是得分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抛射行为也常见于娱乐活动,如投掷飞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抛射出心中的箭,穿越时空,直抵她的心房。”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launch”或“throw”,德语中的“schleudern”,都与抛射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抛射 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物理学中有精确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应用。它体现了人类对力量和精确性的追求,是语言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1.
【抛】
(形声。本义:丢弃)。
同本义。
【引证】
唐·元稹《琵琶歌》-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 、 《聊斋志异·促织》-纸片抛落。
【组词】
抛漾、 抛撒、 抛撇、 抛官、 抛除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