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2:50
“乱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无秩序或无目的的移动或动作。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在没有明确目的或计划的情况下进行不规则或不恰当的动作。
“乱动”由“乱”和“动”两个字组成。“乱”字最初指混乱、无序,而“动”字指移动或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乱动”这一词汇,用来描述无序或无目的的动作。
在**文化中,“乱动”常常带有负面含义,因为它暗示了无序和缺乏控制。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乱动”被视为一种礼貌和自我控制的表现。
“乱动”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混乱、不安和无序。它可能引发一种紧张或不适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需要秩序和稳定的情境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动,导致周围人感到不便。这种情况提醒我,在公共场合保持秩序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乱动”可以用来形容风的狂野,如:
狂风在夜空中乱动,
树叶随风起舞,无序而自由。
在英语中,“乱动”可以对应为“fidget”或“mess around”。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带有类似的负面含义,暗示无序和缺乏控制。
“乱动”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无序动作,也反映了心理上的不安和混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乱动”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