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8:15
升沉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升”和“沉”。字面意思分别是上升和下沉。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状态或位置从低处向高处移动(升),或从高处向低处移动(沉)。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它可以指代事物的兴衰、起伏或命运的变化。
“升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升”和“沉”都是古代常用的动词,分别表示上升和下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用以描述更广泛的现象,如命运、市场等的波动。
在**文化中,“升沉”常与命运、风水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个体或集体命运的一种表现。在社会变迁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社会阶层的流动。
“升沉”这个词给人一种命运无常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感慨,以及对稳定和安全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用“升沉”来形容自己职业发展的起伏,或者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人生升沉,唯有心中那片宁静,永不沉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ps and downs”,用来描述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升沉”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上升和下沉,还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生的起伏、市场的波动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升】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容量单位。
【引证】
《说文》。按,十合也。-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 《小尔雅》-两匊谓之升。 、 《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
2.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