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3:05
“同病相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同样患有疾病的人会相互同情和怜悯。基本含义是指在遭遇相同或相似的困难、痛苦或不幸时,人们之间会产生共鸣和同情,从而形成一种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同病相怜”常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特别是在面对共同的困境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家人或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群体内部的社会支持网络。
同义词:
反义词:
“同病相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同病相怜,同忧相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在共同困境中相互同情和支持的常用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同情。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即在他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关怀和支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相互帮助时。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在困境中人们团结一致、相互扶持的场景。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孤立无援,而是要寻找和建立支持网络。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感到非常沮丧,我的一个同事也因为类似的原因感到疲惫。我们俩同病相怜,经常一起讨论工作中的问题,互相鼓励,最终我们都找到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病相怜”: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两颗心因共同的痛而相连。
同病相怜,相濡以沫,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方向。
在视觉上,“同病相怜”可以联想
~,缀河上之悲曲。
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