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8:58
宴饮:指举行宴会或聚餐,享用美食和饮料,通常伴随着社交活动和娱乐。这个词汇强调了宴会的饮食部分,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交性质。
宴饮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宴”指宴会,“饮”指饮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饮酒,还包括了饮食和社交活动。
在**文化中,宴饮有着悠久的历史,常常与节日、庆典、婚礼等重要场合相关联。它不仅是饮食的享受,也是社交和礼仪的体现。
宴饮往往给人带来欢乐、热闹和温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美食、美酒、欢笑和友谊。
在我的生活中,宴饮常常出现在家庭聚会或朋友聚餐中。例如,每年春节,我们家都会举办一次大型的宴饮,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享受美食和欢乐时光。
在诗歌中,宴饮可以被描绘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宴饮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华丽的餐具、丰盛的菜肴和热闹的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欢快的音乐、笑声和碰杯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anquet”或“feast”,它们也强调了宴会的饮食和社交性质。
宴饮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饮食和社交活动,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宴饮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和理解各种社交场合和文化背景。
1.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
2.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