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37
“助老”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帮助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基本含义涉及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和援助,包括物质帮助、情感支持、健康护理等方面。
在不同的语境下,“助老”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助老”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如《孟子》中提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社会的发展,“助老”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社会更加强调对老年人的全面关怀和支持。
在**文化中,尊老敬老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助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推出各种助老措施,以应对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助老”这个词汇给人带来温暖和关怀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社会责任、家庭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它鼓励人们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社区的助老活动,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陪伴他们聊天等。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助老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助老”:
春风拂面暖人心,
助老行动传真情。
携手共绘夕阳美,
岁月静好乐无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志愿者帮助老年人过马路的温馨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老年人感激的笑声或志愿者温柔的问候声。
在不同文化中,“助老”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国家可能更强调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东方国家则更注重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通过对“助老”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一词汇,传递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