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5:54
下肢:在解剖学中,下肢是指人体从腰部或臀部以下到脚部的部分,包括大腿、小腿、脚踝和脚。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支撑体重、行走和**。
下肢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由“下”和“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人体的四肢被分为上肢和下肢,这种区分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对下肢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不断深化。
在不同的文化中,下肢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下肢的强壮被视为健康和活力的象征。在时尚和美容领域,下肢的形态和美观也受到关注。
下肢通常与力量、稳定性和**能力相关联。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健康、活力和自由的积极情感。然而,下肢受伤或疾病也可能引起疼痛和不便,带来负面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下肢的健康对我们的活动能力至关重要。例如,进行长时间的步行或跑步后,下肢可能会感到疲劳,这时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下肢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旅程或挑战:
稳健的下肢,踏过岁月的沙, 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探查。
在不同语言中,下肢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lower limb”与汉语中的“下肢”相对应,都指代人体的下半部分。
下肢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学和解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了解和关注下肢的健康,对于维持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下肢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肢】
(形声。从肉,支声。本义: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商君书》-劳其四肢,伤其五脏。 、 《管子》-四肢六道,身之体也。
【组词】
肢节、 肢骸、 上肢;下肢;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