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0:44
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
1.
【蛰】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蛰,藏也。 、 《尔雅》-蛰,静也。 、 《吕氏春秋·孟春》-蛰虫始振。 、 《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组词】
蛰地
2.
【萤】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萤火虫。
【引证】
《广韵》-萤,萤火。 、 《广雅》-萤火獜也。 、 《礼记·月令·季夏》。注:“萤,飞虫营火也。”-腐草为萤。 、 唐·杜牧《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组词】
萤焰、 萤光、 萤点、 萤案、 萤烛
比喻微弱的亮光。
【引证】
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
【组词】
萤灯、 萤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