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0:14
两栖动物是指一类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通常具有适应两种环境的生理特征。这类动物包括青蛙、蝾螈、蟾蜍等。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生物,它们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包括水生和陆生两个阶段。
“两栖动物”一词源自希腊语“amphi”(两边)和“bios”(生命),反映了这类动物能够在两种环境中生存的特性。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具有特定生命周期和生理特征的动物。
在许多文化中,两栖动物常常与神秘和魔法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蟾蜍常常被认为是巫师的宠物。在现代社会,两栖动物的保护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因为它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
对于许多人来说,两栖动物可能唤起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命多样性的敬畏。然而,对于害怕爬行动物的人来说,它们可能引起不适或恐惧。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夏夜的池塘边总是充满了青蛙的叫声,这些声音成为了我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最初体验。
诗歌片段: 在月光下,青蛙跳跃, 水陆之间,自由穿梭。 生命之歌,双重奏, 两栖之心,永不倦。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宁静的池塘,月光洒在水面上,几只青蛙在荷叶间跳跃,伴随着它们清脆的叫声。这种场景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宁静和生命活力的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两栖动物”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在西班牙语中,这个词是“anfibio”,在法语中是“amphibien”,都保留了原始的希腊语词根。
“两栖动物”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生物学上的一个分类,也象征着适应性和生命力的双重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灵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栖】
忙忙碌碌;不安定。
【引证】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组词】
栖屑、 栖栖、 栖栖默默、 栖遑
3.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