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6:12
现行法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当前正在实施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它强调的是法律的时效性和现实应用性,即那些被官方认可并正在被执行的法律条文。
在法律专业领域,现行法 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区分那些已经废止或修订的法律。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个法律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指代当前有效的法律规则。
同义词:现行法律、现行法规、现行规章 反义词:废止法、过时法、旧法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境和强调点,例如“现行法律”可能更侧重于法律的整体性,而“现行法规”可能更侧重于具体的规章制度。
现行法 这个词源于对法律状态的描述,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古代,法律的更新和废止不如现代频繁,因此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在法治社会中,现行法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现行法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秩序、规则和权威。它可能带来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情感反应,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法律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遵守现行法的情况,比如交通规则、税务申报等。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法律的实际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现行法 融入对社会秩序的探讨:
在现行法的框架下,
我们行走,我们思考,
规则如织,秩序如网,
维系着社会的每一角。
现行法 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法官的锤声、法律文书等视觉和听觉元素。这些联想强化了法律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不同语言中,现行法 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当前有效的法律。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urrent law”或“existing law”。
现行法 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指导着我们的行为,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理解法律和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1.
【现】
(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引证】
《广韵》-现,俗见字。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组词】
现弄、 现化、 现示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