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11
培育: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生物体(如植物、动物)生长发育,或者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方式培养人才或技能。
“培育”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主要用于农业领域,指通过人工手段促进植物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展到教育和社会领域,指培养人才或技能。
在**文化中,“培育”常与“教育”和“传承”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关怀来培养下一代。
“培育”一词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联想到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的美好过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花园项目,通过共同培育植物,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培育”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轻抚,土壤温暖,
种子在黑暗中孕育希望。
阳光洒下,雨露滋润,
新绿破土,生命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阳光下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鸟鸣和风声。
在英语中,“cultivate”与“培育”相对应,但在使用上更侧重于农业和园艺方面。
“培育”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教育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生物的生长,也涵盖了人才的培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培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和期望。
1.
【培】
(形声。从土,咅(pǒu)声。本义: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垒土也。-培,培敦土田山川也。 、 《国语·晋语》。注:“垒墼曰培。”-若见垒培。 、 《礼记·中庸》-故栽者培之。 、 《淮南子·齐俗》。注:“培屋后墙也。”-凿培而遁之。 、 《吕氏春秋·辨土》。注:“培田侧也。”-高培则拔。
【组词】
培户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