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0:27
五谷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与五谷(即稻、黍、稷、麦、豆,代表主要的粮食作物)相关的昆虫。这些昆虫可能包括害虫,如稻飞虱、麦蚜等,它们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五谷虫这个词汇的形成与**的农业文化紧密相关。五谷作为主要的粮食来源,其相关的昆虫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五谷虫的研究和防治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在**传统文化中,五谷被视为生活的根本,因此五谷虫作为影响五谷产量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在农业社会中,对五谷虫的防治是农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五谷虫可能引起人们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界复杂关系的思考。它也可能唤起对农业灾害的担忧和对丰收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五谷虫可能与农村生活或农业相关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如参与农作物的种植或收获过程中对害虫的防治。
在诗歌中,五谷虫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挑战:
五谷虫在田间穿梭,
是自然的考验,也是生命的歌。
农民的汗水,滴落在土地,
与虫斗争,守护着希望的种子。
五谷虫可能让人联想到田野的景象,听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声音,或是看到防治害虫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与主要粮食作物相关的害虫都有特定的名称和防治方法。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ain pest”或“crop pest”。
五谷虫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背景。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谷】 ——“吐谷浑”(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3.
【虫】
“虺”的本字。毒蛇名。
【引证】
《山海经·南山经》-猨翼之山多蝮虫。
【组词】
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