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8:56
携壶 的字面意思是指携带一个壶或容器,通常用于装载液体,如水、茶、酒等。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随身携带一个壶,可能是为了饮用、分享或作为某种仪式的一部分。
在文学中,携壶 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旅行者、隐士或诗人的形象,强调他们的孤独、自给自足或对自然的热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通常是指某人带着一个壶去做某事,比如去野餐或远足。在专业领域,如户外或野外生存,携壶** 可能指的是必备的装备之一。
同义词:
反义词:
携壶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携”和“壶”两个字组成。"携"字意味着携带或带着,而"壶"字指的是一种容器。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和文化活动中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文化中,携壶** 可能与茶文化、酒文化或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古代文人常常携壶访友,品茶论诗,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
携壶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自足和与自然的和谐。它可能唤起一种田园诗般的感觉,或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携壶 可能与户外活动如徒步、野餐等联系在一起。例如,我曾携壶去郊外徒步,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宁静。
在诗歌中,携壶 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意境:
携壶独行山径间,
清泉石上流潺潺。
茶香四溢心自远,
忘却尘世烦忧缠。
携壶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山间小道上行走,背着一个简单的壶,周围是鸟鸣和溪流声。这种场景可能通过自然风光的照片或轻柔的背景音乐来表现。
在不同文化中,携带容器的行为是普遍的,但具体的词汇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 "carrying a flask" 或 "bringing a jug" 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携壶 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动作的描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1.
【携】
(形声。从手,隽(jùn)声。本义:提着)。
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引证】
《说文》-携,提也。 、 《诗·大雅·板》-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组词】
携壶;携带、 携酒牵羊;携杖
2.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引证】
《说文》-壶,昆吾圆器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国子执壶浆。 、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 、 《三国志·诸葛亮传》-箪食壶浆。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魏学洢《核舟记》-炉上有壶。
【组词】
壶瓶、 壶滥、 壶尊、 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