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4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46:01
毕其功于一役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所有的功绩都归于一次行动或一次努力”。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一次关键的努力或行动,完成所有的工作或达到所有的目标。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中力量、一鼓作气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领导者通过一次决定性的行动解决了复杂的问题或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鼓励别人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而是要集中精力一次性解决问题。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商业或体育,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达到目标的情况。
同义词:一鼓作气、一举成功、一蹴而就 反义词:拖泥带水、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一鼓作气”强调连续不断的努力,“一举成功”强调行动的果断和效果的显著。反义词则强调行动的分散和过程的缓慢。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原文是“毕其功于一役”,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集中力量、迅速行动的推崇,与“兵贵神速”等军事思想相呼应。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高效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普遍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果断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英雄人物或领导者的英明决策和果断行动。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决心和勇气,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项目汇报中使用了“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通过精心准备和一次性展示所有关键点,成功地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项目合同。
在诗歌中,可以将“毕其功于一役”融入到描述英雄事迹的诗句中,如:“英雄一役定乾坤,千秋功业铸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场景,或者一位**员在比赛中奋力一搏的瞬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观众的欢呼声,或者是胜利后的庆祝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hieve everything in one go”或“Get it all done in one shot”,虽然不如中文成语那样精炼和富有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毕其功于一役”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集中力量、果断行动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有策略、有决心,通过一次关键的努力达到目标。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叫做‘~’,那就是空想。
1.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4.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5.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6.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