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6:38
摘编: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从较大的文本或资料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编辑或整理。基本含义是指对原始材料进行选择、提炼和重组,以形成一个更简洁、更有针对性的新文本。
文学:在文学创作中,摘编可以指从多部作品中选取片段,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如诗歌选集或小说集。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摘编可能指对某人的长篇大论进行简要概括或提炼关键点。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摘编常用于制作摘要、综述或研究报告,以便快速传达核心信息。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摘编一词由“摘”和“编”两个字组成。“摘”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选取、摘取;“编”则指编辑、整理。 演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摘编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文本,还包括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编辑和整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摘编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方式,帮助人们快速获取和理解大量信息。在学术界,摘编是研究者必备的技能,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学术观点和论据。
摘编往往与精炼、高效和专业性相关联。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信任和依赖,因为摘编后的内容通常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摘编技巧来整理会议笔记或阅读摘要,这帮助我快速回顾和掌握关键信息。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从不同诗人的作品中摘编出某些意象或句子,创作出新的诗篇,展现跨时空的文学对话。
视觉:摘编可以联想到图书馆中,学者在书架间穿梭,挑选和整理书籍的场景。 听觉:摘编可能让人联想到新闻播报员清晰、简洁地传达新闻摘要的声音。
在英语中,摘编可以对应“compilation”或“excerpt”,前者强调编辑和整合,后者强调选取片段。不同文化中,摘编的应用和理解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相似。
摘编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理解摘编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摘编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有效地沟通和创作。
1.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2.
【编】
(形声。从糸(mì),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编,次简也。 、 《声类》-以绳次物曰编。 、 《谷梁传·桓公元年》-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 柳宗元《驳复仇议》-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组词】
编号;编组;编队;编户、 编民、 编人、 编次、 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