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4:28
敛神: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收敛精神,集中注意力。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专注于某项任务或活动。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敛神”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内心状态,如在面对重大决策或紧张局势时。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敛神”来提醒自己或他人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需要专注的场合,如学*或工作时。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教育学中,“敛神”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帮助个体提高专注力的技巧或方法。
同义词:集中、专注、凝神、聚精会神
反义词:分心、散漫、心不在焉
“敛神”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敛”字意为收敛、收集,“神”字意为精神、心神。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境下调整精神状态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敛神”与修身养性的理念紧密相关,强调在面对外界干扰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敛神”这个词给人一种沉稳、专注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敛神,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在处理紧急项目时,我会刻意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以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神”:
敛神静气,心随风起,
笔下生花,意随云飞。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坐在安静的房间里,闭目敛神,周围是柔和的光线和静谧的氛围。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段轻柔的冥想音乐,帮助人们敛神静气,进入专注状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cus one's mind”或“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集中精神。
“敛神”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状态,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在学*和工作生活中,掌握敛神的技巧对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应对各种挑战。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