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3:10
史乘(shǐ ché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历史的记录”或“历史记载”。它通常指的是对过去**的详细记录,包括官方的历史文献、编年史、传记等。
在文学中,“史乘”可能指代那些被认为是权威的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中,它是一个正式的术语。
同义词:史书、史料、编年史 反义词:虚构、传说、神话(这些词与“史乘”所代表的真实记录相对立)
“史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史”指的是历史或史官,“乘”在古代有记录、编纂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用来指代官方或权威的历史记录。
在**文化中,历史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史乘”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研究过去的工具,也是维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手段。
“史乘”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厚重的历史书籍,以及那些致力于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们。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多次使用“史乘”这个词来描述那些重要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对我的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史乘”:
岁月如梭,史乘长卷,
记载着千年的风雨变迁。
每一页,都是时间的见证,
每一行,都藏着古人的智慧。
想象一下,一间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古旧的史乘,每一本书都散发着时间的气息。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些文字背后的故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hronicle”或“annals”,它们也有记录历史的意思,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史乘”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学术术语,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提醒我历史的连续性和重要性,以及我们作为现代人如何从过去中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史乘”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学术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