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8:48
死灭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生命或事物的终结、消亡。它通常用来描述生物的死亡,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组织、思想等的消失或不再存在。
“死灭”由“死”和“灭”两个字组成。“死”字古已有之,表示生命终结;“灭”字则表示消失、熄灭。两者结合,强调了彻底的终结和消失。
在文化中,“死灭”常常带有负面含义,与死亡、灾难等不幸相关联。在社会语境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些不良现象或组织的终结。
“死灭”一词给人带来沉重、悲伤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事物的无常,以及不可避免的终结。
在个人经历中,“死灭”可能与某些悲伤的**相关,如亲人的去世、旧友的疏远等。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关注生命的脆弱性。
在诗歌中,“死灭”可以用来表达深刻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时间的河流中,
一切终将死灭,
唯有爱与希望,
在心中永存。
在英语中,“死灭”可以对应为“extinction”或“perish”。不同文化中,对生命终结的表达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带有深刻的情感色彩。
“死灭”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生命的终结,也反映了人类对生命、时间、存在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