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0:58
词汇“寸节”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语境。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文化与社会背景出发。
“寸节”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一寸的长度”或者“一寸的节段”。在古代**,寸是一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10尺,约等于3.33厘米。因此,“寸节”可能指的是一个非常短的长度或节段。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寸节”,可能是用来形容非常短的距离或者时间,或者比喻事物的微小部分。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微小、细小、片段 反义词:广大、宏大、整体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传统文化中,寸作为长度单位,常用于衡量物品的尺寸。因此,“寸节”可能与精细、细致的工艺或态度有关,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寸节”可能给人以精细、细致的印象,也可能联想到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的精神。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它来形容对细节的关注或者微小的进步。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寸节”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者事物的微小变化: “岁月如梭,寸节光阴,点滴积累,终成江海。”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视觉和听觉联想较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其中每一寸都被精细地描绘,或者一段音乐中每一个节拍都被精确地控制。
由于“寸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寸节”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较为有限。通过对“寸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可能与精细、细致的工艺或态度有关,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