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9:00
词汇“传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和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传疏”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这两个字,“传疏”可能指的是传递过程中的疏漏或不完整的信息传递。
由于“传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信息传递的不准确或不完全。在专业领域,如果存在这样的词汇,它可能用于描述通信或信息传递中的错误或遗漏。
由于“传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传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追溯。它可能是由“传”和“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疏”可能被用来强调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在古代,由于信息传递手段有限,传疏现象可能更为常见。
“传疏”可能给人带来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信息的错误或遗漏,可能导致误解或问题。
由于“传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传疏”来表达信息传递的不完整性:
在古老的驿站,
信鸽的翅膀,
承载着希望与忧愁,
却难免传疏的遗憾。
由于“传疏”涉及到信息传递的不完整,可以联想到破碎的信件、模糊的通信信号等视觉形象,以及断断续续的电话通话声等听觉形象。
由于“传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传疏”作为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强调了信息传递中的不完整性和错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尽管“传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