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1:45
条件反射是指生物体(尤其是动物)通过学*和经验,对特定的刺激产生自动反应的一种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最初由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过程中发现并提出。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看到食物之前,仅仅是听到喂食的铃声,就会开始分泌唾液,这种对原本中性刺激的反应就是条件反射的典型例子。
“条件反射”一词源自俄语,由伊万·巴甫洛夫首次提出。随着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条件反射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和市场营销中,通过重复和关联策略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条件反射往往与自动化、无意识的行为相关联,有时会让人感到无奈或受控,尤其是在意识到自己被外部因素影响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些声音或场景有条件反射的反应,比如听到手机铃声就立刻查看消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铃声一响,心中涟漪,条件反射,记忆的波澜。”
听到特定的铃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学校的钟声,或是某个重要**的提醒。
在不同文化中,条件反射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其应用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条件反射是一个深刻影响我们行为和思维的概念,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件】
(会意。从人,从牛。《说文》:“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本义:分解,分开) 同本义。
【引证】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件错理微。
【组词】
件别、 件举
计量某些个体事物、衣服等。
【引证】
《朱子语类辑略》-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两件三件。
【组词】
三件行李;件把、 件件、 件数
3.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4.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