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2:58
词汇“假物”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假物”字面意思是指虚假的物品或仿制品。它可能指的是外观或功能上模仿真品的物品,但并非真正的原品。
由于“假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假”和“物”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虚假的物品。
在现代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假物”这个词汇在讨论商品真伪时可能会被提及。
提到“假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欺骗、不诚实和质量低劣等负面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购买到假物的情况,比如在旅游时买到假冒的名牌商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假物”来比喻虚假的情感或关系,如:“爱情如假物,表面光鲜内里空。”
提到“假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外观逼真但实际为仿制品的物品,如假花、假珠宝等。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仿制品或假冒伪劣商品,如英语中的“fake”或“imitation”。
“假物”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虚假物品的含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讨论商品真伪或识别虚假信息时更加准确和专业。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