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40
混俗: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行为或态度与世俗社会的风俗*惯相混淆或相适应,有时带有贬义,暗示缺乏原则或道德标准。
“混俗”一词源自汉语,由“混”和“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混”有混合、混杂的意思,“俗”指世俗、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与世俗*惯相混淆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混俗”可能被视为一种消极的行为,因为它暗示了个人对社会规范的妥协,而不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和原则。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个人原则的丧失和对社会压力的屈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工作或社交需要而混俗,这让我思考如何在保持个人原则的同时适应社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混俗的海洋里,我是一叶不随波的小舟,坚守着内心的灯塔。”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在人群中迷失自我的人;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社交场合中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nformity”,但它更多强调的是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而不一定带有贬义。
“混俗”这个词提醒我们在社会中保持个人原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1.
【混】
混同,混合搀杂。
【引证】
《国语·周语下》-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 、 《管子·侈靡》-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 、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淮南子·览冥》-天下混而为一。 、 《太玄·玄图》-六合既混。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混逐蔓延。
【组词】
混融、 混淆、 混挠、 混缠、 混羼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