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4:14
妆具:指用于化妆的工具或器具,包括但不限于化妆刷、粉扑、睫毛夹、化妆棉等。
妆具一词由“妆”和“具”组成。“妆”指化妆,“具”指工具或器具。在古代,妆具可能包括铜镜、胭脂盒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妆具的种类和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妆具的意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妆具可能与女性的美丽和婚姻有关,而在现代社会,妆具更多地被视为个人护理和美容的一部分。
妆具可能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精致、美丽和自我表达。它也可能与特定的情感状态相关,如自信、期待或浪漫。
在日常生活中,妆具是女性化妆的必备品。例如,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面试前,使用妆具精心打扮,以展现最佳状态。
诗歌: 妆具轻启,粉黛微施, 镜前倩影,自顾生姿。 眉笔轻描,唇彩点染, 一抹红晕,心事难掩。
视觉:妆具可能让人联想到精致的化妆刷、闪亮的化妆镜和五彩斑斓的化妆品。 听觉:打开化妆包的声音、化妆刷轻触脸庞的声音,都可能与妆具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妆具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化妆工具可能更注重细节和精致,而西方的化妆工具可能更注重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妆具是化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帮助人们打造美丽的妆容,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个人的审美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妆具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
1.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