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9:09
词汇“攘”和“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组合在一起时并不构成一个常见的词汇或短语。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两个词汇进行分析。
总结来说,“攘”和“剽”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们各自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社会的某些价值观仍有重要意义。
1.
【攘】
(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攘,推也。 、 《礼记·曲礼上》-左右攘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小子何敢攘焉。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随流而攘。 、 《汉书·礼乐志》-盛揖攘之容。 、 《汉书·艺文志》-合于尧之克攘。
2.
【剽】
(形声。从力,票声。本义:抢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书多以剽为之。-勡,劫人也。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勡吏而夺之金。 、 《史记·酷吏传》。索隐:劫也。-俱攻剽为群盗。
【组词】
剽掠、 剽攻、 剽拂、 剽夺、 剽虏、 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