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1:15
“忙手忙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手脚不停地忙碌,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非常忙碌,动作频繁,显得手忙脚乱。
在文学作品中,“忙手忙脚”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紧急或忙碌情况下的状态,增强场景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则更多用于日常对话,表达某人做事不够从容,显得慌乱。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人在压力下的工作状态。
同义词:手忙脚乱、慌手慌脚、忙忙碌碌 反义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井井有条
同义词中,“手忙脚乱”强调的是动作的混乱,而“忙忙碌碌”则更多描述的是忙碌的状态,没有强调混乱。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忙手忙脚”相反的从容和有序。
“忙手忙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忙”和“手忙脚”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人的动作忙碌。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并不广泛,更多是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文化中,勤劳是一种美德,因此“忙手忙脚”虽然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如缺乏效率、混乱),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视为勤劳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用来提醒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有序,避免不必要的慌乱。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焦虑,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不够从容的状态。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忙碌的厨房、紧张的工作环境或是考试前的复*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忙手忙脚”来形容自己在忙碌时的情况,尤其是在准备重要活动或考试时,这个词汇很好地表达了那种既忙碌又有些混乱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将“忙手忙脚”融入描述春天的场景,如“春风忙手忙脚,催花开满枝头”,以此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忙碌的厨房,厨师们忙手忙脚地准备食物;听觉上,可能是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或是人们忙碌时的交谈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antically busy”或“in a rus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忙碌和慌乱的情感是相似的。
“忙手忙脚”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忙碌状态时非常生动,它不仅描绘了动作的频繁,还传达了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形象和生动。
1.
【忙】
(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同本义。
【引证】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组词】
急忙、 忙丢丢、 忙不择价、 忙迫、 忙手忙脚、 忙促、 忙碌碌、 忙忙迭迭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忙】
(形声。从心,亡声。本义:急迫,慌忙)。
同本义。
【引证】
《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组词】
急忙、 忙丢丢、 忙不择价、 忙迫、 忙手忙脚、 忙促、 忙碌碌、 忙忙迭迭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