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2:21
词汇“彤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彤墀”进行深入分析:
“彤墀”由两个字组成:“彤”意为红色,“墀”指宫殿前的台阶。因此,“彤墀”字面意思是指红色的台阶,特指古代宫殿前涂成红色的台阶。
“彤墀”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宫殿建筑的精细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权威,因此宫殿前的台阶涂成红色,不仅是为了美观,也体现了皇权的威严。
“彤墀”给人一种庄严、华丽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宫廷的辉煌和仪式感。
由于“彤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学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可以使用“彤墀”来增添文学色彩:
彤墀之上,龙袍加身,
金碧辉煌,映日辉光。
想象一下,站在红色的台阶前,周围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耳边仿佛能听到古代宫廷的钟声和官员的朝拜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彤墀”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元素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彤墀”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
1.
【彤】
(会意。从丹,从彡(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彤,丹饰也。 、 《书·文侯之命》-彤弓一。 、 《荀子·大略》。按:“丹漆也。”-诸侯彤弓。
【组词】
彤几、 彤镂、 彤辇、 彤壶、 彤庭、 彤车、 彤弓、 彤矢、 彤闱
赤色。
【引证】
《书·顾命》-麻冕彤裳。 、 《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组词】
彤丹、 彤芝盖、 彤彤、 彤珠
2.
【墀】
(形声。从土,犀(xī)声。本义:古代殿堂上经过涂饰的地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墀,涂地也。 、 《汉典职仪》-以丹漆地,故称丹墀。 、 《汉书》-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