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11
承租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租赁或租用某物的行为。在法律和经济领域,承租人是指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以使用某项财产(如房屋、土地、设备等)的个人或实体。
在不同的语境中,“承租”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境和正式程度,而反义词则指的是与承租相对的行为,即提供财产供他人使用并收取租金。
“承租”一词源于汉语,由“承”和“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承”有接受、承担的意思,“租”则是指租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承租”。
在**,由于人口众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租赁市场非常活跃。因此,“承租”这一概念在房地产领域尤为重要,涉及到大量的法律和经济活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租”可能带来一种暂时性和不稳定的联想,因为它意味着对某物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种感觉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焦虑或不确定性。
在个人生活中,承租可能涉及到租房、租车等常见行为。例如,许多年轻人因为经济原因选择承租而不是购买住房。
在诗歌中,可以将“承租”比喻为人生中的一种暂时停留:
在时间的旅馆里, 我们承租了短暂的一间, 窗外的风景变换, 而我们只是过客。
视觉上,“承租”可能让人联想到租赁合同、钥匙、租金收据等图像。听觉上,可能会想到租赁中介的介绍声或租赁合同的签字声。
在英语中,“承租”对应的是“lease”或“rent”。在不同的文化中,租赁行为的法律和*俗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承租”是一个在法律和经济领域非常重要的词汇,它涉及到财产的使用权和租金的支付。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可能更常用“租”这个词,但了解“承租”的正式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相关法律文件和合同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租赁市场的运作和相关的法律义务。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租】
(形声。从禾,且(jū)声。从禾,与谷物有关。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租,田赋也。 、 《广雅》-租,税也。 、 《急就篇》-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管子·国蓄》-租籍者,所以强求也。 、 《汉书·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 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当其租入。
【组词】
租更、 租委、 租刍、 租输、 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