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48
词汇“廪费”是一个较为专业和古代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方提供的粮食或费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廪费”一词由“廪”和“费”两个字组成。其中,“廪”指的是官方仓库中的粮食,而“费”则指的是费用或开支。因此,“廪费”字面意思是指官方提供的粮食或相关费用。
“廪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主要在明清时期使用。随着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该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历史研究和文献中仍可见其踪迹。
在古代**,廪费是政府对官员和学者的一种经济支持,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权力的重视。这种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学术发展。
“廪费”一词给人以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学术传统。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供养。
在现代生活中,“廪费”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财政和人事制度。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使用“廪费”一词来描绘古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如:“他每月领取的廪费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也仅此而已。”
结合古代官府的图像或古代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廪费”一词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制度可能被称为“薪俸”、“津贴”等,但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廪费”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学和研究古代社会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古代的财政和人事制度。通过对“廪费”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1.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
2.
【费】
(形声。从贝,弗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花费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费,散财用也。 、 《广雅》-费,耗也。 、 《吕氏春秋·安死》。注:“财也。”-非爱其费也。 、 《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 、 《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
【组词】
费耗、 费钞、 费钞费贯、 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