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0:22
“提味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提升或增加食物的味道,使其更加美味。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指的是在烹饪过程中加入某种调料或食材,以增强菜肴的风味。
“提味儿”这个词汇源于**传统的烹饪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仅在烹饪领域使用,还扩展到了日常语言和文学创作中,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词汇。
在文化中,食物的味道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味儿”这个词汇体现了人对食物美味的追求和对烹饪艺术的重视。
“提味儿”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家庭聚餐、节日庆典和温馨的厨房场景,它传递出一种温暖和满足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提味儿”这个词汇来指导家人如何在烹饪时调整味道,使其更加符合大家的口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提味儿,花香满径,岁月悠悠,味蕾舞动。”
想象一下,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音,伴随着香气四溢,这就是“提味儿”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hance the flavor”或“add season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提升食物味道的意图。
“提味儿”这个词汇不仅在烹饪中有实际应用,还在语言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