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1:39
木槵子(mù huàn zǐ)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学名为 Xanthoceras sorbifolium,属于无患子科,是我国特有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果实为蒴果,种子通常用于制作念珠,因此也被称为“念珠树”。
在文学作品中,木槵子可能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用途而被提及,尤其是在描述自然景观或仪式时。在口语中,可能较少直接提及,但在提及手工艺品或用品时可能会涉及。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园艺学中,木槵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木槵子的名称来源于其植物学特征和用途。在古代,人们发现其种子适合制作念珠,因此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名称在汉语中得以保留,并继续指代这种植物。
在传统文化中,木槵子因其种子可用于制作念珠,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些地区,木槵子树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种植在寺庙周围。
木槵子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神圣。联想到僧侣手持念珠诵经的场景,我感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木槵子主要出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学*和研究中。例如,在阅读有关**文化的书籍时,经常会遇到对木槵子的描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槵子:
在静谧的山林间,
木槵子树静静伫立,
红果如珠,串起岁月的沉思,
每一颗种子,都是心灵的寄托。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宁静的森林中,木槵子树的果实红艳艳地挂满枝头,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木槵子的植物,但其作为念珠材料的用途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有类似的植物或材料。
通过对木槵子的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这一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让我对**的自然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槵】 一种树,即“无患子”。落叶乔木,果皮可代肥皂,核可作念珠。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