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1:24
“厉行”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严格、认真地执行或实施某项规定、政策或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一种严肃、不妥协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厉行”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厉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厉”字有严格、严厉之意,“行”字则指行为、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厉行”逐渐被用来强调执行的严格性和坚定性。
在**文化中,“厉行”常常与纪律、规范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管理、企业运营和教育领域,厉行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秩序和提高效率。
“厉行”一词给人以严肃、认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形象。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也可能引起对严格要求的敬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团队厉行节约,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最终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这种厉行的态度不仅提高了团队的效率,也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厉行”:
晨曦初露,厉行者踏步前行,
每一步,坚定如铁,不曾懈怠。
想象一个军队整齐划一的行进场景,士兵们厉行军纪,步伐一致,这种画面和声音会让人感受到“厉行”的力量和严肃性。
在英语中,“厉行”可以对应为“strictly enforce”或“rigorously imple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执行的严格性和坚定性。
通过对“厉行”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