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0:58
混赖(hùn l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混淆是非、无理取闹或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故意混淆事实,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试图逃避责任或欺骗他人。
混赖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混赖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混”(混淆)和“赖”(不承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复杂,但随着语言的简化,现代汉语中“混赖”成为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混赖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不诚实的行为。在强调诚信和责任的社会中,混赖往往受到谴责。
混赖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不诚实和逃避责任。联想可能包括狡猾、不诚实、无理取闹等负面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试图通过混赖来逃避责任。例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同事犯了错误却不承认,反而试图混淆视听,这会让人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
诗歌: 混赖之人,心机深, 言辞巧,是非混。 诚信失,责任逃, 众人怒,正义伸。
视觉联想:可能联想到一个狡猾的人在法庭上试图混淆视听的场景。 听觉联想:可能联想到一个人在无理取闹时的尖锐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deny”(否认)或“blame-shifting”(推卸责任),但这些词汇并不完全等同于“混赖”,因为它们可能缺乏混淆是非的具体含义。
混赖是一个具有负面含义的词汇,涉及到不诚实和逃避责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识别和谴责不诚实的行为,促进诚信和责任感的培养。
1.
【混】
混同,混合搀杂。
【引证】
《国语·周语下》-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 、 《管子·侈靡》-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 、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淮南子·览冥》-天下混而为一。 、 《太玄·玄图》-六合既混。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混逐蔓延。
【组词】
混融、 混淆、 混挠、 混缠、 混羼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