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6
仗恃(zhàng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依赖、依靠某种力量或条件。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依赖于某种外在的、通常是强大的支持或保障。
“仗恃”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仗”有依靠、依赖的意思,“恃”也是依赖、依靠的意思。两者结合,强调了依赖的强烈性和必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自立自强,因此“仗恃”往往带有负面色彩,暗示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仗恃”这个词给人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健康的依赖关系,可能引发对依赖者的不满或批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仗恃家庭背景而不努力工作的人,这种行为往往不被社会所推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仗恃”来表达对某种力量的依赖,如:
仗恃着夜的宁静,
我书写心中的诗篇。
视觉上,“仗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弱小的人依靠在一个强大的物体或人旁边;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低沉的、依赖性的语调。
在英语中,“rely on”或“depend on”可以对应“仗恃”,但这些词在英语中没有那么强烈的负面含义。
“仗恃”是一个描述依赖关系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情感色彩。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依赖或支持的概念,并在语言表达中避免过度依赖的负面形象。
1.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2.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