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4:44
**(Dictatorship)一词源自拉丁语“dictātor”,意为“发布命令的人”。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政治制度,其中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中,这些人通常不受法律或民主程序的限制,可以任意行使权力。
一词最初在古罗马时期指的是一种紧急状态下的临时统治者,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任何形式的专制统治。在现代语境中,更多地与负面政治现象相关联。
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负面现象,与压迫、不公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例如,20世纪的许多政权,如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和斯大林的苏联,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词通常引发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反抗。它让人联想到自由的丧失、个人权利的侵犯和集体的苦难。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体现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的权威主义管理风格中。例如,一个严格的家庭可能被形容为“式”的,因为家长不容许孩子有任何自主权。
在诗歌中,**可以被用来象征黑暗和压迫:
在**的阴影下, 自由之花凋零, 人民在沉默中呼喊, 希望之光何时重现?
可能让人联想到高墙、铁丝网、军警和。在音乐中,它可能与沉重、压抑的旋律相关联,如某些战争电影的配乐。
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在德语中为“Diktatur”,在法语中为“Dictature”。
*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政治学术语,也是描述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的有力工具。通过深入理解**的含义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批判现实世界中的不公和压迫。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裁】
(形声。从衣,(zāi)声。本义:裁制,剪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裁,制衣也。 、 《礼记·丧大记》。注:“犹制也。”-夷衾质杀之,裁犹冒之。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四学裁衣。 、 唐·韦应物《杂体》-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组词】
套裁;剪裁;对裁;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