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2:17
“似醉如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处于一种极度陶醉或沉迷的状态,仿佛喝醉了酒一样,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极度喜悦、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情感中时的状态。
“似醉如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情感和状态描述的丰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特定心理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似醉如痴”常常与浪漫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和美化。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情感表达的宽容和接受。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情感投入和沉迷。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爱情或兴趣而全身心投入的人,他们的热情和执着令人感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见过一个朋友对摄影似醉如痴,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摄影创作中,这种热情和专注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她,似醉如痴,沉浸在夜的静谧与温柔之中。”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月光下独自弹奏钢琴,表情似醉如痴,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只有音乐和情感在流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st in a trance”或“mesmeriz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沉迷和陶醉的状态。
“似醉如痴”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那些强烈的情感和沉迷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体验。
着人脑盖天灵碎,唬的他似醉如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2回:“酒保说柴进的话,王班直~,回到家中。”
1.
【似】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似,象也。 、 《墨子经上》-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 、 《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见似目瞿。 、 《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寡人虽无似也。 、 《广雅》-似,类也。 、 《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暖然似春。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 、 《吕氏春秋·疑似》-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 、 《吕氏春秋·察今》-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组词】
似起、 似像、 似有若无、 似许、 似漆如胶、 似类、 似若
2.
【醉】
(会意。从酉(yǒu),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引证】
《说文》。-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 、 《诗·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对饮酒醉。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 、 宋·李清照《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 、 明·刘基《卖柑者言》-醉醇醲。 、 《洪武正韵》-酉,为酒所酣曰醉。
【组词】
醉是醒时言、 醉饱、 醉沈、 醉魔咕咚、 醉兴勃勃、 醉呼卢、 醉沉沉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痴】
(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癡,不慧也。字俗作痴。
【组词】
痴哑、 痴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