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6:58
“东京梦华录”是一个中文词汇,由“东京”、“梦华”和“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东京”通常指的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但在某些历史或文学语境中,也可能指代**古代的东京(如北宋时期的开封)。“梦华”一词含有梦幻般繁华的意味,“录”则通常指记录或编纂的文本。因此,“东京梦华录”整体上可以理解为对东京繁华景象的记录或描绘,带有一定的梦幻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东京梦华录”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繁华都市的景象,尤其是那些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会带有对某个城市繁华景象的赞美或怀念。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指代对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繁华状态的研究或记录。
“东京梦华录”这个词组可能是受到**古代文学作品《东京梦华录》(原名《东京梦华录》)的启发,该书是宋代孟元老所著,记录了北宋东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可能被用来指代任何繁华都市的记录或描绘。
在文化中,对繁华都市的描绘常常带有一定的梦幻和怀旧色彩,这与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有关。因此,“东京梦华录”这个词组在**文化中可能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历史意义。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怀旧和赞美。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繁华都市,以及人们对这些城市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籍中看到“东京梦华录”这个词组,它被用来描述一个理想化的城市模型,充满了对未来都市的憧憬和设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降临,灯火辉煌, 东京梦华录,繁华如梦。 街道熙攘,人群涌动, 每一处角落,皆是故事的篇章。”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东京夜景的画作,灯火辉煌,人群熙攘,充满了繁华和活力。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轻快的爵士乐,旋律中充满了都市的节奏和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ity of Dreams”或“Urban Fantasy”,这些词汇也带有对繁华都市的梦幻描绘,但在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上可能与“东京梦华录”有所不同。
“东京梦华录”这个词组在我对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使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表达对繁华都市的复杂情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组,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腻之处,并在我的创作和表达中运用这些知识。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3.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华】
5.
【录】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録,金色也。
1. 【东京】 日本首都。包括周围二十六个市,二十三个特别区等,全称东京都,面积2155万平方千米,人口2680万(1995年)。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陆运枢纽和航空中心。拥有东京大学等百余所高型众多科研机构。市内有高架电车、地铁和地下商业城,交通呈立体化。有明治神宫、东京塔等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