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2:45
亦作"面拥树"; 形容面对面地抱持婴儿。雍,通"拥"。
1.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2.
【雍】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引证】
《诗·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 《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毋雍泉。 、 《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今臣雍阏不得闻。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引证】
《论语》-三家者以《雍》彻。
3.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