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30
江河行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江河在地面上的流动。基本含义是指江河按照自然规律在地面上流淌,比喻事物按照自然规律或既定方向发展。
在文学中,江河行地 常用来比喻历史或**的自然发展,如“历史的车轮如同江河行地,不可阻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河流的流动特性。
同义词中,“顺流而下”强调顺应自然或形势的发展,而“顺势而为”则强调在行动上顺应趋势。反义词中,“逆流而上”和“逆势而行”都表示与自然规律或趋势相反的行为。
江河行地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后来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以描述事物的发展趋势。
在文化中,江河常被视为生命之源和文明的象征,因此江河行地** 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象征意义,常用来比喻国家、社会或个人的发展历程。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定、自然和不可逆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宽广的河流、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
在个人经历中,江河行地 可以用来描述个人职业发展的不可逆性,或者比喻个人生活中的某些必然趋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江河行地,无声无息间,带走了青春的容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宽阔的河流在平原上流淌,水声潺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river flowing”,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或时间的流逝。
江河行地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富有比喻意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发展过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深度的词汇。
盖以为道德者,日月经天,~,自无始以来,不增不减。
1.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引证】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组词】
江汉、 江水、 江左烟霞、 江陵
2.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