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4:21
词汇“信幸”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汉字“信”和“幸”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信幸”可能指的是基于信任的幸运或幸福,或者是指因为信任而带来的好运。
由于“信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因信任而获得的幸运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社群中。
由于“信幸”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现代人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情感。
在某些文化或社群中,信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因此“信幸”可能在这些环境中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强调信任带来的积极结果。
“信幸”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温暖、正面的情感,因为它结合了信任和幸运这两个积极的元素。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因为信任他人而获得了好运,他们可能会用“信幸”来形容这种经历。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信幸”作为一个主题,探讨信任如何带来幸运和幸福。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人们因为信任而团结在一起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温馨、和谐的旋律来表达“信幸”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信幸”的词汇,但信任和幸运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信幸”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信任的重要性,以及信任可能带来的积极结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