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31
词汇“犬犹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犬犹儿”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像狗一样的孩子”或“狗的孩子”。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它的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由于“犬犹儿”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是用来形容一个孩子行为粗鲁、野蛮,或者像动物一样缺乏教养。
由于“犬犹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硬要构造一个,可能是:“他那顽劣的行为,简直像个犬犹儿。”
同义词可能包括“野孩子”、“顽童”等,这些词汇都用来形容行为不端或缺乏教养的孩子。反义词可能是“乖孩子”、“好孩子”等,用来形容行为端正、有教养的孩子。
由于“犬犹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可能是某个方言或特定地区的用语,或者是某个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用法。
在**文化中,狗通常不被视为高贵的动物,因此用“犬犹儿”来形容孩子可能带有贬义,暗示孩子的行为或品质不佳。
提到“犬犹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野性、不受控制或缺乏教养的形象,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
由于“犬犹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犬犹儿”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野性或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特质。
提到“犬犹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野狗的图像,或者是狗吠的声音,这些都可能与野性、混乱的场景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犬犹儿”的词汇,但可能有一些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行为粗鲁或野蛮的孩子。
“犬犹儿”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它的不常见性,它在日常交流中的实用性可能不高。
1.
【犬】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引证】
《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 《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礼记·月令》-食麻与犬。 、 《洪范五行传》-时则有犬祸。 、 《聊斋志异·狼三则》-犬坐于前。
【组词】
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 犬马、 犬人、 犬服
2.
【犹】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引证】
《说文》。字亦作猷。-猶,愑属。 、 《尔雅》-犹如麂,善登木。 、 《释文》引《尸子》-犹,五尺大犬也。 、 《颜氏家训·书证》-犹,兽名也。 、 《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犹与未决。 、 《水经注》-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