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9:58
“撑霆裂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支撑雷霆、撕裂月亮,形容力量极大或行为极其激烈、惊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行为或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做出令人震惊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撑霆裂月”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非凡能力和壮举,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对决,或者历史小说中的英雄事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况或强调某人的强大能力时,人们可能会使用。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军事等,也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超凡表现。
同义词:
反义词:
“撑霆裂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创造出来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并不罕见,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超凡能力和壮举。
在**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常常被赋予超凡的能力和壮举,因此“撑霆裂月”这样的成语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用以塑造英雄形象,弘扬英雄主义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联想到的是壮观的自然景象和英雄人物的非凡能力。在使用时,能够激发人们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况或强调某人的强大能力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撑霆裂月兮,英雄出少年,
剑指苍穹兮,豪情满怀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英雄人物在雷霆万钧之中,挥剑劈开月亮的壮丽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交响乐,增强这种震撼和壮观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ve mountains”(移山),用来形容极大的力量或决心,但“撑霆裂月”在视觉和情感上更为强烈和具体。
“撑霆裂月”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语境中,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强大的力量和壮观的场面。在学*汉语和进行文学创作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吾适又自编《一鸣集》,且云撑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亦当吾言之无怍也。
1.
【撑】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同本义。
【引证】
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组词】
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 撑天拄地
2.
【霆】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霆,雷余声也 、 《尔雅·释天》-疾雷为霆。 、 《诗·大雅·常武》-如雷如霆。 、 《文选·张衡·东京赋》-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畏之如雷霆。 、 唐·李朝威《柳毅传》-千雷万霆。
【组词】
霆激、 霆击
3. 【裂】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