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8:17
“万马千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数量庞大的马和军队。基本含义是指规模宏大、力量雄厚的军队或集体行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的场面或力量。
“万马千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描述,用以形容军队的庞大和威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任何***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集体行动。
在**文化中,军队和战争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因此,“万马千军”这个成语在文学和历史叙述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壮观的战争场面或***的集体行动,带来一种震撼和敬畏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大型**上听到演讲者用“万马千军”来形容参与者的热情和规模,这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万马千军踏春来,花海翻腾似浪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成千上万的马匹和士兵奔腾的壮观场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战鼓声和马蹄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ea of people”或“an army of soldiers”,但它们没有“万马千军”那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万马千军”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规模和力量,还蕴含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见今万马千军厮杀之地,你如何走得到这里?
不用你使,你只把他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3.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4.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