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5:44
词汇“土白”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地区的用语。由于其不普遍,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土白”可能指的是地方方言中的白话,即非正式的、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它可能与“官话”或标准普通话相对,强调的是地方特色和日常口语的直接性。
在文学作品中,“土白”可能被用来增加地方色彩,使作品更加贴近某个特定地区的生活和文化。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土白”可能会让对话显得更加亲切和真实。
由于“土白”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随着地方语言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词汇。
在某些地区,使用“土白”可能被视为保持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语言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对于熟悉“土白”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一种新奇和探索的兴趣。
由于“土白”不是一个普遍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中。
在创作中,可以使用“土白”来描绘一个地方的特色,比如在小说中通过角色的对话来展现地方风情。
结合地方特色的音乐和视频,可以更好地展现“土白”的韵味,比如通过地方戏曲或民歌来体现。
由于“土白”是一个特定地区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对应的是其他地方的方言词汇。
“土白”作为一个可能的方言词汇,它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尊重不同的“土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化。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