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9:16
信赖: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信任和依赖,相信其可靠性、诚实性和能力。
“信赖”一词源于古汉语,由“信”和“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信”指诚实、可靠,“赖”指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合并,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信赖”。
在**文化中,“信赖”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可靠性。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和维护信赖关系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信赖”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安全感和稳定感。它让人感到被支持和保护,有助于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信赖体现在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中。例如,我信赖我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时会伸出援手。
诗歌:
在信赖的海洋中,
我们的心船扬帆起航,
无论风浪多么汹涌,
信任的锚永不动摇。
在英语中,“信赖”可以对应为“trust”。在不同文化中,建立和维护信任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信赖”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决策和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信赖”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建立关系。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