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50
变卦:原指《易经》中卦象的变化,后引申为计划、主意或态度突然改变。
变卦一词源自《易经》中的“卦变”,指卦象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指人的态度或计划的改变。
在**文化中,变卦常带有负面含义,因为它暗示了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和不诚实。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期望他人能够守信,因此变卦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
变卦一词常引起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信任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临时变卦,导致原本计划的聚会取消,这让我感到失望和困惑。
诗歌:
风云变幻无常事,
人心变卦亦如斯。
昨日盟誓今何在,
唯有明月照孤枝。
视觉联想:变卦可能让人联想到天气的突变,如晴天霹雳的画面。 听觉联想:变卦可能让人联想到突然的雷声,象征着意外和变化。
在英语中,变卦可以对应为“back out”或“change one's mind”,但其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变卦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世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变卦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卦】
(形声。从卜(bǔ,占卜),圭(guī)声。本义: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卜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所以筮也。-卦,筮也。 、 《易·说卦》。注:“象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 《剧秦美新》。注:“蓍曰卦。”-神卦灵兆。 、 《仪礼·士冠礼》。注:“有司主画地识爻者也。”又所卦者。注:“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卦者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