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0:53
词汇“名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名工”可以理解为“有名的工匠”或“技艺高超的工人”。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名工”由两个汉字组成:
因此,“名工”可以解释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誉的工匠或工人。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名工”可能指那些因其精湛技艺而被广泛认可的工匠,如木工、铁匠、陶工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对传统工艺或手工艺的讨论中,或者在描述某位技艺非凡的现代工匠时使用。
“名工”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汉语,当时工匠的地位较高,技艺高超的工匠因其作品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传统工艺领域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受到推崇,技艺高超的工匠被视为社会的宝贵财富。因此,“名工”一词体现了对工匠技艺的尊重和赞誉。
提到“名工”,可能会联想到传统工艺的美、工匠的专注和执着,以及他们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工匠精神的敬佩。
在现代社会,虽然“名工”这个词不常使用,但我们可以将其精神应用到各个领域,鼓励人们在各自的职业中追求卓越,成为行业内的“名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名工手中笔,绘出千年梦。”
提到“名工”,可能会联想到工匠在工作室中专注工作的画面,以及锤击、切割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master craftsman”或“skilled artisan”,它们都强调了工匠的技艺和名声。
“名工”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尊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